5.15 复制打开抖音,看看【金枪大叔的作品】一毛钱也挣,是不是太low了? # 主角 https://v.douyin.com/i51aEe3M/ eOx:/ 04/24 Y@z.t
前言
一单挣一毛干个毛啊,但人家一年收入四十七个亿,市值几百亿,真的亮瞎了我的狗眼。
初次接触
当卫龙第一次来找我的时候,说实话我是心浮气躁的,有点狗眼看人低的意思,所以这就是我狗头军师的局限性。心想我哪个客户不是头部,中国互联网头部我全都合作了一遍,给卖零食的做策划,我是不是越混越差?那会我真的是这么认为的。
我觉得一流的策划公司干互联网,二流的策划公司干零售,三流的策划公司才干餐饮。因为策划和创意在这些行业里边是边际效应递减,餐饮行业的成功根本不需要啥策划公司,互联网才需要一战成名,大资本大投入大收入,大开大合,过瘾得很。一个卖零食的,块儿八毛一袋零食,能掏得起五百万(策划费)吗?猴年马月才能发大财。
深入接触
但是很快,卫龙老板刘总就打了我的脸。拿了五十万定金后,我去漯河看卫龙的厂子。三十亿的投资,一大排厂房,开了十几分钟才进去。一进去我真的惊呆了,全现代化的高科技厂房,整个生产过程只有几个工程师。我之前还以为卫龙是平江的口水小作坊,阿姨带着小孩,一把鼻涕沾了口水把零食缝进塑料袋,现在看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那一个个的不锈钢大罐子跟马斯克的火箭基地真差不多,我一边看一边赞叹,这零食行业已经鸟枪换炮,连刘老板瘦弱的身躯都显得高大了起来。这一排排的机器哗哗地往外吐零食,这哪是卖零食,这是印钞机。
业务开展
看完,刘总就问我,你是想做辣条还是想做魔芋爽?我说你打完五百万我再告诉你。为啥我一定要先收钱呢?我之前上过一次当。广州有个湖北老板卖牙刷,一年大概二十多亿的规模,请我吃饭。这二两茅台一下肚,我和合伙人波波就竹筒倒豆子,把方案全给说了。后来呢,哥们自己找了个团队,找了一堆儿童唱歌把片拍了,后来投放了一个星期被投诉下架了。我就只能哈哈哈了,你是真不懂广告法呀。从方案到落地,中间的距离还有十万八千里。
跑远了啊,回京后五百万到账,湖南人办事真的靠谱。我就说零食的未来增长可期。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,老百姓更趋向于消费这种小确幸,小零食就是小确幸,花钱不多,吃得很舒服,大概率这个零食市场是增长的。另外,辣条和魔芋爽,我必须选择做魔芋爽。美女们喜新厌旧,辣条是小孩吃的,投广告小孩子看不到,魔芋爽是仙女们的追剧小零食,魔芋本来热量就低,小仙女是既要又要还要,既要好吃还要健康还要爽。你看,广告语出来了:热量低了爽多了。一共十页 PPT,完美击中小仙女的共鸣,事讲得明明白白。老板们千万不要用二百五十页 PPT 讲一个二百五的广告语,高端专业、高大上只会让你打水漂。你们考核策划公司,不要听他的 PPT,直接看解决方案就行,最后就是看这句话。
成功经验
很快这个成片就出来了,大家看看:卫龙魔芋爽,热量低热量低热量滴低低低低低低啦,卫龙魔芋爽、热量低了、爽多了,卫龙魔芋爽。投放后,魔芋爽单品一年卖了二十多个亿,很快成长为卫龙主力产品。这两年在消费下行的大背景下,卫龙逆势增长,二级市场的表现也非常不错。我有个粉丝做二级市场的,赚了不少钱,难怪他经常打听我做啥客户,他说我做啥客户,啥客户的资本市场表现就会很好。我一听这不是幸存者效应吗?我真没那个能耐,我要有那个能耐我要把把做多。
通过做卫龙这个案例,给我打通了零售营销的任督二脉,学到了最最最重要的三点。
第一,一定要挣别人看不起的钱,闷声发大财。做化妆品是利润高,但是门槛也高,吸引的敌人也多。我有次做一款产品,竞争对手搞黑公关,有一天早上凌晨四点,微博的所有大号同时向我发出攻击,这就是化妆品的竞争常态。想挣大钱就要挨大打,只要你火了一个品,就必须干死你,真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。妈的,低毛利才是最高的护城河,人家一袋挣一毛,你都没法跟人家竞争。全国几十万个渠道铺货,你没有地推部队协同,几乎无法撼动卫龙的地位。就线上那个十亿规模,跟线上的巨大市场相比,真的就是毛毛雨洒洒水。如果你只会做线上,可以说做生意还没有入门,所以低毛利大渠道规模化才是零售行业的九阴真经。
第二,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。很多人说我看这广告不喜欢,很洗脑很烦躁,我就是不买。你不买不影响它成为市场第一啊,就像我之前不知道卫龙市值几百亿一样,不影响喜欢的人反复消费。中国市场巨大,我当时就觉得这个重油重辣的东西不好卖,你要知道年轻人根本就不在乎,就爱吃口重的、油大的,多大的热量人家一宿运动三次就消化殆尽了。你不喜欢小米,不妨碍它成为万亿的企业,你不喜欢法拉利,不妨碍喜欢法拉利的人买了一辆又一辆。对不知道领域保持一个包容心,真的会让自己进步更快。
第三,英雄不问出身。刘总给我讲了他们兄弟俩的创业故事,可以说比小杨哥惨太多、励志多了。平江当年就是我们湖南的贫困县,卫龙俩兄弟从平江到广州做电工,再到河南摆摊,推着辣条挨家挨户做推销,再到辣条品牌化,最后资本上市。这其中的遭遇放在任何个人身上就是渡劫。我的出身其实比他强多了,你看国企大院出身的,香饽饽的单位,可以说比他那强大太多了,可以说是如果我不出来也是衣食无忧,但是并没有拿到他俩的成就。总之条件太好了不行,卫龙的成功是我见过的少数的苦心经营的结果,不像那些地产踩着时代红利成功的。卫龙就是在不起眼的地方做了最不起眼的事,挣了最不起眼的钱,获得了最起眼的成功,完全跟运气无关,我真的佩服。